看過國平博客的人應該知道這篇文章: 網頁加載速度是如何影響seo效果的.
俗話說,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.而且國平所接觸的數據是阿里巴巴的數據,也很難在博文中分享出來,大企業嘛,你也懂的.于是我在幾個月前就開始著手處理數據了,3個月的數據匯總,到現在還是能看得出點眉目了.雖然結論和國平說的沒差別,但是這些東西畢竟是我自己的總結出來的,而且可以最終結合流量的數據來分析,相信如果你在一家大中型網站做seo,BOSS們可不會管你的seo怎么樣做,只要最后有流量,比什么都強,用本文的數據,或者你自己去整理數據,最后向公司要資源,要預算,都是很有說服力的.同時為是為你自己做SEO提供一個可行的路徑.當然,優化網站速度,是需要技術支持的.因此我也一直保持的觀點:SEO是100%需要技術的.
下面先看圖吧.
響應時間vs抓取量vs收錄數vs流量 (點擊查看大圖)
有點亂,只是我為了寫博客圖省事,把所有內容放到一起了,我先來說明這圖的大概內容,是一個中文網站的響應時間,百度爬蟲抓取量,百度收錄數量,和從百度來的流量趨勢圖.
所有數據均真實可靠,頁面數量千萬以上,爬蟲24小時不停的抓取,沒有斷檔.
Conclusion I
圖中桃紅色的時間間隔,是網站響應速度和抓取量的關系.
響應速度慢了,爬蟲就會逐漸減少抓取,響應速度快了,抓取量就會上漲,響應速度的峰值和抓取量的谷值間隔,大約在20天,就是3個禮拜左右.
但是抓取量還和你的主機負載有關系,在這2月份到4月份期間,有新增過服務器,有做過CDN,有服務器Down過.為了不繼續增加這個圖的復雜程度,我就不列進去了.
Conclusion II
圖中黑色的時間間隔,是網站抓取量和網站收錄數量的關系.
抓取量大了,收錄數也會增大,抓取量少了,收錄數也會相應減少.抓取量的峰值和收錄量的峰值間隔,大約在15天,就是2個禮拜左右.
這邊如何理解收錄數減少,因為一個大型網站,沒辦法避免所有頁面都是獨一無二的,或者有高價值的,搜索引擎總是開始先抓取后,逐步剔除無用的頁面.因為剔除無用頁面需要的運算過程遠比入庫復雜,總是需要一定時間來處理的.每天不停收錄新的,剔除舊的.當你的新頁面被抓取收錄的越來越少,以前收錄的頁面中又有內容被剔除.當后者數量大于前者時,就會發生收錄量下降的情況.
Conclusion III
圖中收錄量和訪問量幾乎是同步變化的,略微間隔2~3天.收錄的頁面多,訪問量也就高,這個也非常好理解.你提供的內容多了,自然看得人就多了,不過這邊還有一個問題,這是一個未被降權的網站,如果被降權,那收錄再多也無用.有的人做垃圾站,內容很垃圾,收錄很多,剛開始流量很大,某一天被降權,流量一夜掉光.
Conclusion IV
把每次響應時間 – >抓取量 ->收錄數 ->流量的3個階段響應時間合起來,總共時間大約在 3周+2周+2~3天,大概是1個月多一點左右.
之前我有在光年的QQ群中提到,我是如何向老板提出SEO需求的.
1.我要做XXX.
2.經過XXX時間,我們的流量會上漲XXX個百分點.
看了本文,對于這個XXX時間,應該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了.對于那些如何快速排名?為什么我的站優化了沒有流量呀?可以提供一些小小的參考.
番外篇:看到響應速度線上4月5號的紅點了嗎?并且網站之后瘋狂變慢了.事實證明,在4月底的時候,網站流量再次瘋狂上漲,但是之后流量快速下跌.和我上面總結的規律是一樣的.
評論(0人參與,0條評論)
發布評論
最新評論